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镕银烂不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chūnqīngqiūduìyuè
sòng / wángzhīdào

tiānchéngqīngguìyǐngqiūsāorénchéngxīngdēnglóu

lóuqiánbáishuǐsānqiānqǐnghuànghuàngróngyínlànshōu

翻译
天空清澈,秋月如桂花般明亮,文人墨客兴致勃勃想要登楼赏景。
楼前有一片广阔如三千顷的白茫茫水面,波光粼粼,仿佛熔化的白银般耀眼,令人目不暇接。
注释
澄清:形容天空清澈无云。
骚人:指有才华的文人。
登楼:登上高楼,观赏风景。
滉滉: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镕银:比喻水面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熔化的银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月的美丽画面。"天宇澄清桂影秋"一句,设定了一个清朗的秋夜,桂花的香气伴随着月光洒落大地,营造出一种淡雅静谧的氛围。"骚人乘兴欲登楼"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高处,以便更好地欣赏这美好的夜景。

接下来的两句"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镕银烂不收"则描绘了一片辽阔的水面在月光下的景象。"楼前白水三千顷"形容了水域之广阔,宛如一片白绢铺展开来,而"滉滉镕银烂不收"则更进一步渲染出水面的波纹在月光下闪耀,如同银河倒映,美丽而又难以收拾。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色与水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的高超造诣。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胡使

南粟鳞鳞多送北,北兵林林长备胡。

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

折冲素恃将与相,大策合副艰难须。

还来里闾索穷下,斗食尺衣皆北输。

中原相观叹失色,胡骑日肥妖气粗。

九州四海尽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0)

多雨

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

阴气浊晦化为雾,或云于山水于础。

杂花万株红与紫,腊风吹开不可数。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群山巉空雪相亘,摧折草木何可禦。

霖倾潦汹那复止,穹林大丘灭无渚。

及今孟夏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四时云然了安谓,吁吾有愁谁可语?

(0)

送韩廷评

谢庭冠盖旧追寻,僻郡相从喜更深。

进道由来轻拱璧,传经知不羡籯金。

骐骝要试风沙远,竹柏须忘霰雪侵。

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0)

晚思

风号谷应树声喧,阴雨潇潇南北村。

倦翼投林舟宿港,满怀秋思立黄昏。

(0)

泉石堂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青壁可对面,寒泉能醒心。

驾言同胜践,晤语契幽襟。

野兴何曾尽,林间栖暮禽。

(0)

负暄

炙背茅檐日,虽贫办不难。

赵衰真可爱,范叔一何寒。

虱暖无遗索,书明得细看。

羲和有底急,薄暮更衣单。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