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看时事,刚肠厌俗流。
也知蜂有毒,未信鼠堪投。
熟睡消磨日,清吟拨置愁。
倚门应望切,早晚赋刀头。
白眼看时事,刚肠厌俗流。
也知蜂有毒,未信鼠堪投。
熟睡消磨日,清吟拨置愁。
倚门应望切,早晚赋刀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白眼看时事,刚肠厌俗流”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到冷漠,对于那些陈旧而缺乏新意的事物深感厌倦。这表明诗人有着较为独立和批判的思考态度,不愿随波逐流。
接下来的“也知蜂有毒,未信鼠堪投”则是用比喻的手法,提醒人们即便是看似柔弱之物,也可能隐藏着危险,告诫人们在判断事物时应当保持警惕。这里的“蜂”和“鼠”象征着表面与实际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中间两句“熟睡消磨日,清吟拨置愁”描绘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情景。他通过沉浸于熟睡和清澈的歌声来逃避现实中的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与无奈。
最后,“倚门应望切,早晚赋刀头”则表现了诗人的渴望和期盼。他站在门前,心怀期待,对未来充满了迫切的情感。这里的“早晚赋刀头”可能指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为之不懈努力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态度。
又传来、妙香笺纸,空床病为君起。
始知锯了多时木,锯义元如木义。水漏矣。
却不道、如今水桶才通底。一圈儿地。
怕归去灵山,问伊迦叶,也只笑而已。
浮生梦,镂影吹尘何异。炊沙岂许作米。
关心腊月当三十,寻个散场欢喜。君悟未。
君不见、青莲火里何曾死。此中关棙。
便楼阁重重,也能开得,不信谁弹指。
自君别后,便藕花红槁。露坠莲房尽丁倒。
况半阴不雨、渐短秋天,料此际、晚饭柁楼应早。
罗纬才病起,未寄棉衣,昨夜君边可寒到。
时节又重阳,斗酒双萸,盼乌榜、归来正好。
怕明日、关山雪霜多,便欲寄音书、雁鱼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