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扰自兹深隐,寂寞相与沉冥。
淡泊既谐真性,恬颐复顺生经。
烦扰自兹深隐,寂寞相与沉冥。
淡泊既谐真性,恬颐复顺生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烦扰”、“寂寞”、“淡泊”、“恬颐”等词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真性”、“生经”、“真消息”、“俗肺肠”、“清影”、“红香”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描绘了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水边的泉水与草屋相伴,简朴而宁静。“静是真消息”,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吟非俗肺肠”,表明诗人的吟咏并非为了迎合世俗,而是出于内心的真诚与真实情感。“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则通过描绘在园林中欣赏梅花与杏花的美丽景象,以及品尝它们的香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精神境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