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向晚,渐霞收馀绮,波澄微绿。
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
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
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
不见弄玉吹箫,尊前空对此,清光堪掬。
雾鬓风鬟何处问,云雨巫山六六。
珠斗斓斑,银河清浅,影转西楼曲。
此情谁会,倚风三弄横竹。
海天向晚,渐霞收馀绮,波澄微绿。
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
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
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
不见弄玉吹箫,尊前空对此,清光堪掬。
雾鬓风鬟何处问,云雨巫山六六。
珠斗斓斑,银河清浅,影转西楼曲。
此情谁会,倚风三弄横竹。
这首宋词《念奴娇·月》是韩驹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海边的景色和对月宫的遐想。"海天向晚,渐霞收馀绮,波澄微绿",诗人以瑰丽的晚霞和清澈的海水开篇,营造出宁静而绚丽的画面。接着,"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通过秋雨后的清新景象,烘托出秋天的韵味。
"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诗人想象嫦娥从月宫中走出,驾着明亮的月亮,形象生动。"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表达了对月宫中嫦娥孤独的同情,以及对人间团圆的向往。
下片转向对人间美景的描绘,"不见弄玉吹箫,尊前空对此,清光堪掬",感叹没有如传说中的仙子陪伴,只有清冷的月光可以亲近。"雾鬓风鬟何处问,云雨巫山六六",借巫山云雨的典故,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珠斗阑斑,银河清浅,影转西楼曲",描绘了月光洒在楼阁上的景象,而"此情谁会,倚风三弄横竹"则流露出诗人独自欣赏月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知音的理解与共鸣。
整首词以月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