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笑学官如兔丝,谁能千里远寻师。
归田便觉知机早,舂市应嫌见事迟。
纵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
世人多享容容福,白璧从来不可为。
人笑学官如兔丝,谁能千里远寻师。
归田便觉知机早,舂市应嫌见事迟。
纵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
世人多享容容福,白璧从来不可为。
这首诗以"丝"字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对于学官生涯的独特见解。首句以"人笑学官如兔丝"起笔,形象地比喻学官地位如同飘忽不定的兔丝草,难以把握,暗示了学官在社会中的轻浮和不易被人理解。接着,诗人认为能够早早地意识到回归田园的智慧是可贵的,暗示了他对官场繁琐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舂市应嫌见事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超脱态度,他可能觉得在市场中磨砺世故显得过于迟钝,不如保持一份清高。后两句"纵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即使想要有所作为,也不必时刻警惕,充满猜疑。
最后,诗人以"世人多享容容福,白璧从来不可为"作结,指出世人往往满足于平淡的生活,而洁白无瑕的白璧(象征完美无缺)却难以实现,暗含了对现实妥协和对理想无法达成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学官生涯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乱山残雨夜,空送泪、下西楼。
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知不。
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南游。湖海盟鸥。
花影外、梦相酬。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
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