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
欢心己如此,风景况相宜。
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
欢心己如此,风景况相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寄题丁子厚二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亲密无间、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兄弟情深的赞美之情,如同抚摸着温暖而柔软的东西一样,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亲昵感受。"开亭"则暗示了诗人在这座亭子里与兄弟间共度时光的情景。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这两句用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庭院,其中“兰玉”形容的是庭院中的花草,既有香气又是珍贵的象征;而“埙篪”则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这里形容兄弟之间如同音乐般和谐。
"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 这两句表达了在这个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分享美食的快乐以及共同创作音乐与诗歌的情趣。“分甘”意味着共享生活中的甜蜜,“伐木”则是古代创作音乐时击打树木以取材的行为。
"欢心己如此,风景况相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周遭环境的适意之感。“欢心”指的是内心的快乐,而“风景况相宜”则是说这种内心的喜悦与四周的美好景致非常契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兄弟情深以及生活之美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