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开篇“迟日烘晴,轻烟缕昳”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温暖与朦胧,接着“琐窗雕户慵开”则表现了主人公悠闲自得的情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中的“金猊”通常指的是金制的炉具,这里暗示着室内的温馨与外界的和煦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紧接着,“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则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般的景致,其中“山屏”、“珊瑚畔”、“翠阴”、“瑶阶”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意境。
诗中还有一段:“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这里描述了一只不知从何而来的彩翼鸟儿,它被东风带到了主人公所在的高阳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能象征着某种无常和命运的引导。
结尾部分,“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细雨中的愉悦与徜徉,以及对生命中偶尔发生的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春日里独自享受闲适时光的心境。
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剩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扁舟直下沧浪绿,百里溪程消一宿。
天公嘘吸解穷人,逆水冲风何太酷。
年来矻矻便深居,一动一静诚何如。
不堪世事苦相逼,政自未免奔走馀。
今朝莫讶东风逆,明日归舟顺如翼。
世间逆顺岂关人,自是人心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