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耿南仲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日同文馆,袖然观国光。

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

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

于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

(0)
注释
袖然:形容袖手旁观,不参与的样子。
国光:指国家的荣耀或光辉。
磬:古代打击乐器,这里比喻人才或资源。
梁:原指房屋的大梁,引申为栋梁之才。
斗:星宿名,这里指天空。
锥锋:比喻锐利的才能或决心。
拙匠:谦称自己技艺不精的人。
操尺:拿着尺子,比喻规划或衡量。
量长:比喻对未来有长远的打算或期望。
翻译
秋天在文馆,袖手欣赏国家的荣光。
泗水河畔磬声无数,泰山脚下容易寻到栋梁。
剑气直冲夜空,利锥定会从囊中显现。
对于我这笨拙的工匠,拿着尺子预先测量长远的图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耿南仲的作品,标题为《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秋日同文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袖然观国光"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在学术氛围中静观国家大势的意境,"袖"字暗含了学者的谦逊与内敛。

接下来的两句"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运用泗水和泰山的典故,寓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磬"象征着学问之音,"梁"则比喻栋梁之材,暗示人才辈出。

"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进一步深化主题,以剑气和锥锋比喻才智之光,犹如宝剑出鞘,锐利无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同僚们的赞美和期待。

最后两句"于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诗人自谦为拙匠,表示自己在才华面前感到自愧不如,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愿意以谦虚的态度学习,预估他人的成就,体现了良好的学人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既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环境的赞赏,也流露出对个人修为的反思和对他人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耿南仲
朝代:宋

(?—1129)宋开封人,字晞道。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任两浙、广南、荆湖、江西监司。徽宗政和二年,为太子右庶子,寻迁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擢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人来侵,力主求和,每与李纲等异议,故战守之备皆罢。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高宗即位,言者论其主和误国,降授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有《周易新讲义》。
猜你喜欢

端州文学谢步禹符请安期纯阳王野紫霞四仙秋日同集镜园邻仙楼降长春援笔和馀诗新天两韵且呼馀为前生星使步韵奉酬二首·其一

东望祥光紫气新,翩翩云外降飙轮。

何缘蓬岛来仙客,共道园林有主人。

戛玉敲金相竞爽,笔精墨妙总通神。

前生星使呼还酬,愿洗凡心认旧身。

(0)

中元后二夕玩月镜池贞元毓庭同赋

露下横塘水镜平,盈盈璧月入秋清。

挥杯共泛忘忧物,散步如游不夜城。

光满星河潜避影,风恬林籁静无声。

移舟欲傍鸥君宿,乌鹊枝头且莫惊。

(0)

寄金陵孙燕诒

浪起金山打石头,浮沉今昔几书邮。

缄情遥寄六千里,往事回看十八秋。

梦绕白门莲社冷,目穷红树雁声愁。

班荆道故前期远,肠断君家旧酒楼。

(0)

送于太尊入觐

趋朝旌旆晓霜浮,琴鹤萧然伴紫骝。

实政可编循吏传,论功当拜富民侯。

主恩宠渥承清问,国步艰难藉运筹。

日望回车及春燕,儿童竹马在江头。

(0)

朗宁署中九日

缭垣苔古树苍苍,柏署寒生九日霜。

蓬鬓尽随迁客白,菊花犹似去年黄。

烽烟人梦秦城暮,羽檄关心粤徼长。

谁暇登台看戏马,直将鸣镝落天狼。

(0)

过新野遇吴门戚不磷山人言依马太史卜居此地忆余作令定交越廿载矣穷途旅食相对泫然留赠三章永怀旧好·其三

南飞乌鹊月明中,叹息高枝尚朔风。

执手匆匆同逆旅,论心咄咄但书空。

暮年有地堪投老,久客无文可送穷。

明发襄阳重回首,怜君隐处近庞公。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