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一》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

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

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

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

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

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

宫阙不胜寒,九奏感人耳。

不如且世间,浩歌书著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首句“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以秋风和窗外芦苇的摇曳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接着,“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描绘了诗人起身观景的情景,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夜色中的楼宇也映照着水面,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一句,诗人将月光与自己的心灵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仿佛月光能洗净心灵的尘埃。接下来,“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描绘了露珠在空中飘散,与桂花一同洒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美好。

“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中,“姮娥”即嫦娥,此处借指月亮,诗人想象月亮在笑看人间的离别,花朵在秋风中凋零,表达了对人生离合的感慨。最后,“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宫阙不胜寒,九奏感人耳。不如且世间,浩歌书著纸。”诗人想象自己乘风前往广寒宫,虽然那里寒冷,但音乐却能感动人心。最终,诗人选择留在人间,通过歌唱和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后江行十绝·其二

远村烟暝牛羊下,近岸波澄鸥鹭閒。

一抹斜阳江似镜,天移小景向人间。

(0)

东坝以里沿岸人家皆对门植苇于小屿不晓其旨漫成四绝·其四

曲江西畔锁离宫,细柳新蒲日日风。

想见千门映春绿,君王未见碧成丛。

(0)

郊祀庆成

紫极三阶正,黄宫一气旋。

迎阳周吉土,练日汉甘泉。

考典陈商辂,占祥察舜璿。

朝冠纷璀璨,斋幄湛蟺蜎。

荔席方颙若,油云已廓然。

瑶源尊始祖,绛节从群仙。

碧瓦霏烟外,雕梁丽日边。

大音谐美乐,芳荐列嘉笾。

默喜云孙燕,深期鼎祚延。

六虬纡制跸,九庙辟崇筵。

郁鬯香稃熟,芝楹瑞叶连。

醇牺登硕俎,肃倡被朱弦。

孝奏灵咸格,诚存礼不愆。

清晨登玉轪,綵仗揭龙旃。

虎旅罗三卫,蜺旌亘百廛。

展容趋泰畤,裒福对苍圜。

扆坐张皇邸,帷宫驾采椽。

鼓钟传禁漏,星月粲高躔。

蠖略车回斗,荧煌衮象天。

华支金擢秀,雅奏玉鸣鋗。

虚次停垂佩,登坛俨奉瑄。

兰生芬献斝,电燎郁升烟。

气晏樵蒸焜,天澄境落褰。

涓成均拜胙,抃庆趣摩肩。

凤盖端闱敞,蝇书惠泽宣。

自欣千载遇,叨贰六卿联。

簪笔雕舆上,扶圭绣黼前。

独多亲日表,敢后赞云篇。

帝德惟天大,臣心匪石坚。

愿言陪虎拜,宝历万斯年。

(0)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覆户双人艾,浮樽九节蒲。

更闻天子孝,瑞箑扇尧厨。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九

弹罢瑶筝歇雁行,月移花影上回廊。

离情不奈秋萧索,更著寒螀管夜长。

(0)

牡丹

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

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舂土筛泥绕画栏,石甃方坛净如扫。

当头第一带鞓红,腻紫娇黄别作丛。

盘盂擎出最迎日,碧玉万片藏春风。

宝叶丝丝带缕金,锦斑酒晕间攒心。

翻腾栀茜乱朱粉,样各数名分浅深。

低树犹高五六尺,花重刚枝反无力。

迥出层阴转耐看,始悟年深有真色。

晚添细雪来相簇,露醒香魂冷方浴。

倚柱黄昏眼倍明,顿觉夜阑须秉烛。

洛水芳林应更多,不禁飞雨洗铜驼。

酥煎送酒有人在,草没故园无柰何。

莫对馀春起叹嗟,最难保守是繁华。

君看南渡百年内,看到子孙能几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