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吟鞭聚石头,翠微高处倚晴秋。
西风不定雁初度,落木无边江自流。
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
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
九日吟鞭聚石头,翠微高处倚晴秋。
西风不定雁初度,落木无边江自流。
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
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九日登石头城》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九日吟鞭聚石头”,写诗人手持马鞭聚集在石头城,准备庆祝重阳佳节。次句“翠微高处倚晴秋”则点明地点和时令,暗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
第三句“西风不定雁初度”,通过西风和南飞的大雁,营造出秋天的萧瑟氛围,也暗寓时光流逝。第四句“落木无边江自流”进一步描绘了江水滔滔,落叶飘零的景象,寓含人生如流水般的感慨。
第五、六句“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诗人借登高之便,试图看尽天地之间的广阔,同时借酒浇愁,表达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最后两句“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以乌台宴饮的典故,暗示聚会的欢乐,但又提出疑问,即使在这样的盛宴中,是否石头城的美景就一定超越了龙山(隐喻隐士的归隐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展现了元代文人登高怀古的典型情怀。
驱车出闽峤,微宦历江湖。
沙塞马蹄疾,水天鸿影孤。
楚天时卧鼓,蜀道日飞刍。
万里戎旃客,何当表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