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庵前万顷云,高深显晦属谁分?
不因此老淋漓墨,那得溪山在练裙?
海岳庵前万顷云,高深显晦属谁分?
不因此老淋漓墨,那得溪山在练裙?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题画山水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海岳庵前万顷云",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画面中的山水背景,庵前云雾缭绕,如同海浪般翻滚,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高深显晦属谁分"则暗示了画面中层次丰富,既有明亮的山峰,又有阴暗的谷底,自然景色的变化莫测。
接下来两句"不因此老淋漓墨,那得溪山在练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叹。他想象如果没有画家的精湛技艺,将无法捕捉并呈现如此生动的山水景象,仿佛溪山之美是通过画家挥毫泼墨才得以穿上了如白练般的裙摆,流露出对画师艺术才华的敬佩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入诗,既是对画作的直接描绘,也是对画家技艺的间接赞美,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心中坎壈君不见。
我昔初入椒房时。讵减班姬与飞燕。
朝逾金梯上凤楼。暮下琼钩息鸾殿。柏梁昼夜香。
锦帐自飘飏。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
过蒙恩所赐。馀光曲沾被。既逢阴后不自专。
复值程姬有所避。黄河千年始一清。
微躯再逢永无议。蛾眉偃月徒自妍。
傅粉施朱欲谁为。不如天渊水中鸟。
双去双飞长比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