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房夜冷》
《僧房夜冷》全文
宋 / 柴元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袛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fánglěng
sòng / cháiyuánbiāo

shānlěngméijìndāngkāngènglòucháng

hánqiūhòushànfēngshìláishuāng

jiāobáixīndōngqīnghuáng

zhīwēinièyǐnduìláng

翻译
山间的冷意无法抵挡,更何况夜晚的滴漏漫长。
寒冷侵袭着秋后的扇子,夜晚的风仿佛带来了霜冻。
茭白心黑如墨,冬青的果实也已泛黄。
只适合煮熟芋头和栗子,与僧侣共享这顿饭。
注释
山冷:形容山间的寒冷。
没禁当:无法抵挡。
那堪:更何况。
更漏长:夜晚的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
寒欺:寒冷侵袭。
秋后扇:秋后的扇子,不再使用,象征着秋天的结束。
风试:风吹过仿佛测试。
夜来霜:夜晚降霜。
茭白心:茭白的内心。
如墨:像墨一样黑。
冬青子:冬青的果实。
亦黄:也已经变黄。
煨芋栗:煮熟的芋头和栗子。
啮引:咀嚼。
对缁郎:与僧侣一起享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房夜晚的清冷景象。首句"山冷没禁当",以山的寒冷渲染出僧房外环境的寂静和深沉;"那堪更漏长"进一步强调了长夜漫漫,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孤寂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通过秋扇被冷风吹落和霜的降临,生动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严寒。

"茭白心如墨"运用比喻,形容茭白在寒冷中颜色变得深暗,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冬青子亦黄"则写出连常绿的冬青也在寒气中显露出黄色,显示出自然界的萧瑟。最后两句"祇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诗人建议僧侣们围炉煮食芋头和栗子取暖,同时表达了与同样身着黑色僧衣的同伴共度寒冷的温馨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房之夜的冷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柴元彪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内敛的情感见长,这首《僧房夜冷》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柴元彪
朝代:宋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猜你喜欢

湖上四首·其四

又见楼台起暮烟,古祠风景宛如前。

旧时朋辈寻诗处,疏柳蝉声二十年。

(0)

和王孟端惠山煮茶原韵

窗虚夜不寐,容与石栏边。

细细穿林月,泠泠落涧泉。

竹炉存活火,葵扇散轻烟。

咏罢玉川句,临风似得仙。

(0)

祁门竹枝词四首·其四

不是齐门弹铗居,盘飨也叹食无鱼。

鱼龙鸡凤灵芝草,里谚传来信不虚。

(0)

检得故衣

亲裁半臂护轻寒,叠向空箱不忍看。

痛忆长眠泉下客,九秋霜重纸衣单。

(0)

夏日寄邹环西表弟

暮蝉高柳雨池塘,雨过南轩菡萏香。

忽忆故人天际去,石渠何似水亭凉。

(0)

东宅

短短溪桥波一曲,野外风光静如沐。

人家半住竹林中,风起家家闻戛玉。

随意看花村复村,村前小坐石床温。

林深恐失来时路,木杪遥山记一痕。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