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茅屋住深山,路转清溪第几湾。
寄语桃花休乱落,恐随流水出人间。
谁家茅屋住深山,路转清溪第几湾。
寄语桃花休乱落,恐随流水出人间。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居图景。首句“谁家茅屋住深山”,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的核心——一座隐匿于深山之中的茅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氛围。接着,“路转清溪第几湾”一句,通过山路与清溪的交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曲折之美,仿佛引导读者跟随蜿蜒的小径,一步步深入这幽静的世界。
后两句“寄语桃花休乱落,恐随流水出人间”,则赋予了画面以生命与情感。诗人似乎在对山间随意飘落的桃花发出恳求,希望它们不要轻易随流水离开这片世外桃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留恋。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山居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与赞美。
女无妍丑,入宫见妒。纵使色倾城,不如嫁乡土。
承恩初驾七香车,岂知今日马上弹琵琶。
毡车飞白雪,茸帽吹黄沙。
不恨君王弃我天之涯,却恨父母嫁我天王家。
自入宫门一回首,蔷薇香消缕金袖。
泪痕长伴守宫红,误人何待毛延寿。
将心寄语后代人,贫贱关天不系身。
陇头万一无青草,埋没风沙空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