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字联》
《集字联》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对联

诗若长城,四竟独守;学如大海,百流兼归。

(0)
鉴赏

此联以“诗若长城,四竟独守;学如大海,百流兼归”为内容,展现了一种宏大的文化视野与深邃的学术精神。

“诗若长城”,以长城比喻诗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象征着坚韧不拔、抵御外侮的精神。此处将诗歌比作长城,意味着诗歌如同长城一般,不仅能够守护国家的文化根基,还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扬,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四竟独守”,“四竟”指的是四方之界,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界。这句强调了诗歌在文化领域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它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守护着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连接不同文化区域的桥梁。

“学如大海”,以大海比喻学问,大海浩瀚无垠,包容万物,象征着知识的广博与深邃。这句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广阔性和包容性,鼓励学者们广泛涉猎,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知识的无限可能。

“百流兼归”,“百流”指的是众多的河流,这里用来形容各种思想、理论、方法等学术资源的汇聚。这句强调了学术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倡导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借鉴与整合,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诗歌与学术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也是对现代学术精神的呼唤,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和东玉少卿见遗

束刍弥月馆行人,白首无殊一面新。

朔漠持麾惭未达,东方连骑喜相亲。

卮言坐遣壶中月,物色频惊塞下春。

使者不知为旅意,佳篇犹拟驻征轮。

(0)

望海潮.和韵寄别叶睢宁

陵山载酒,泗河扬柁,尊前折尽将离。

才试牛刀,俄惊凫舄,令人去后多思。休唱别离词。

看玉函星铁,骑佩铜丝。

丹凤鸣阳,碧梧栖尔最高枝。等闲展对声词。

对一庭明月,千里邦畿。

西涧家声,玉堂人物,夜窗梦果心期。才思浩无涯。

若深航濂洛,峻驾峨眉。

胸抱相思,银筝锦字莫教迟。

(0)

木兰花慢.思情

自东君别后,对花柳、愈无聊。

但旅寓年年,梦添夜夜,饭减朝朝。

应怜此情何似,恰梅天、风雨正潇潇。

奁玉有谁暖眼,带围漫自松腰。深沈庭院好香烧。

水远玉人遥。念信阻鸾笺,调空绿绮,字满鲛绡。

东君也知人意,几黄昏、天际送兰桡。

锦荔堂前载酒,梧桐月下吹箫。

(0)

桃花坞

路转青山曲,地暖留青春。

昔闻千树桃,香艳红氤氲。

游子想神仙,花下啼鸟驯。

于今空蔓草,况复种桃人。

唯应坞中月,清光无故新。

(0)

初见庐山

溯洄江上山,千里皆可爱。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崔嵬青天屏,叆叇白云盖。

藤萝拂金绳,瀑水挂玉带。

未雨龙穴藏,摩空鸟飞碍。

疑非红尘间,邈在万物外。

闻有高世士,眠云不知载。

饮露餐朝霞,啸月下天籁。

轩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

吾能与之游,无庸去浮海。

(0)

咏史·其一祭遵

东山纪律久无闻,钲鼓才鸣玉匣尘。

牧野再逢诸葛亮,两阶重见祭将军。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