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诗十二首·其十二过锦岩》
《丹霞诗十二首·其十二过锦岩》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峭绝云屏松径欹,大岩疏阔石离奇。

傍无宿地僧归少,门对西江日到迟。

瞻仰金容疑近古,指麾灵鹫定何时。

杖头举处无多路,叹息人间钟梵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丹霞山中锦岩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峭绝云屏松径欹”以峭壁如屏风,松树蜿蜒的小径倾斜于云间起笔,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幽静的自然景观。接着,“大岩疏阔石离奇”进一步描绘了岩石的广阔与奇特,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傍无宿地僧归少”一句,通过僧人归途的稀少,侧面表现了此地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同时也暗示了此处可能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门对西江日到迟”则以江水与时间的对比,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时间的缓慢流逝,仿佛时间在这里被放慢了脚步。

“瞻仰金容疑近古”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敬畏之情,仿佛所见之景与古代的圣贤或神佛有关联,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指麾灵鹫定何时”则以“灵鹫”这一意象,象征着某种超自然的存在,引人遐想,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最后,“杖头举处无多路,叹息人间钟梵稀”两句,诗人感叹在这样一片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中,能够找到的道路已经不多,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忙碌与浮躁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其二

灼眼霞光映彩舸,一双仙去竟如何。

樊夫人比刘纲妙,法力才差半黍多。

(0)

画石为祝寰瀛·其七

熊经鸟申,可以长生。

(0)

田父述·其三

槿下犬迎吠,遥识南村友。

殷勤乳下孙,先我乱趋走。

久别勿言去,恰熟新酿酒。

解篱撷园葵,携壶向高柳。

前宿君家时,共醉值邻叟。

兹翁故矍铄,日来安好否。

(0)

萧萧篇哭孙·其三

西风玉树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

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0)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其二

裘马翩翩自昔时,谁怜华发卧茅茨。

世情一薄如春雪,不是穷交那得知。

(0)

送潘令之邯郸·其二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

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