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
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
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七十九吟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或同僚的思念之情和期待重逢之意。
"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 表示诗人刚刚听闻某位尊贵人物(阳子)被朝廷召回,或是另一尊贵人物(申公)即将到来,朝廷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去欢迎他。这里所谓的“诏”通常指的是皇帝的命令,而“追”则意味着急速召回。这两位人物在诗中代表了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则是对传说中的仙人或高士的一种致敬。这里提到的“四皓”指的是古代四位隐逸之人的名字,而“八翁”则可能指代某些特定的山水之神。在此,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仙人或高士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态的描述,以及对传说中仙人的崇拜,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自由自在精神境界的情感体验。
底急流光过眼频,斩新花蕊已成陈。
手移红药东风里,着意流连背我春。
陌上风光浓处。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
百花休谩妒。
陌上风光浓处。
繁杏枝头春聚。
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
红梅何足数。
陌上风光浓处。
日暖山樱红露。
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
流莺偏嘱付。
陌上风光浓处。
忘却桃源归路。
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
吹愁何处去。
陌上风光浓处。
最是海棠风措。
翠袖衬轻红,盈盈泪,怨春去。
黄昏微带雨。
陌上风光浓处。
自有花王为主。
富艳压群芳,蜂蝶戏,燕莺语。
东君都付与。
陌上风光浓处。
红药一番经雨。
把酒绕芳丛,花解语。
劝春住。
莫教容易去。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宋·李弥逊】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百花休谩妒。陌上风光浓处。繁杏枝头春聚。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红梅何足数。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数。吹愁何处去。陌上风光浓处。最是海棠风措。翠袖衬轻红,盈盈泪,怨春去。黄昏微带雨。陌上风光浓处。自有花王为主。富艳压群芳,蜂蝶戏,燕莺语。东君都付与。陌上风光浓处。红药一番经雨。把酒绕芳丛,花解语。劝春住。莫教容易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42gvQvZ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