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其二》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日夕登高台,悠悠望南海。

南海不可从,万里阴云霭。

念我同心人,留滞方何在。

一出咸阳门,岁事数已改。眇眇睇空江,晔晔生兰?。

日晏江水寒,美人殊不采。

如何桃李颜,含笑扬光彩。

保尔岁寒心,芳华自晻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日暮时分登高远眺南海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日夕登高台,悠悠望南海”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了一种孤寂而辽阔的氛围。接着,“南海不可从,万里阴云霭”两句,既写出了南海的遥远与不可及,也暗喻了与友人相隔万里的距离感。

“念我同心人,留滞方何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询问友人如今身在何处,是否安好。接下来,“一出咸阳门,岁事数已改”通过时空的转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眇眇睇空江,晔晔生兰?”诗人目光转向空旷的江面,只见兰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景象既美又孤独,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紧接着,“日晏江水寒,美人殊不采”两句,以江水的寒冷和美人(可能象征着友人)的不采,隐喻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忧虑。

最后,“如何桃李颜,含笑扬光彩。保尔岁寒心,芳华自晻霭。”诗人以桃李之花的美丽与光彩,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时,通过“岁寒心”与“芳华”的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游七星岩·其四

三峡川原感昔游,七星灵境共夷犹。

槛前树色浮仙阙,岩畔花香扑小舟。

把袂剑光开宿瘴,捲帘蟾采动高秋。

仲宣空自牵怀抱,何处豪吟漫倚楼。

(0)

金山谒东坡祠

妙高台上拜坡仙,瑞草琪花忆昔年。

翰苑文章真北斗,朝台风节正中天。

青苗独抗批鳞疏,白发何辞瘴海烟。

回首思公倍惆怅,洞箫吹彻五云边。

(0)

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其四

桂棹飘飘溯水关,与君游遍六州滩。

西江浪涌蛟龙喜,南国风多菡萏寒。

十顷初黄收豆麦,两溪高碧耸琅玕。

数声晚浦尤堪赏,互答渔舟歌木兰。

(0)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其八

水镜彻层霄,渔舠泛阔寥。

避花收短棹,按节度长箫。

越唱翻淘浪,吴讴杂采樵。

主人能饮客,拚不睡今宵。

(0)

寒食·其二

庭树有枝,蔼其繁阴。岁月其徂,思子伤心。

(0)

送杜方伯入觐·其五

人莫不有言,贤材不兴。不足为邦国,役治以毋登。

我静图之,如彼冈陵。东风解冻,何物不增。

栋梁榱桷,何用不胜。万邦黎献,济济蒸蒸。

或沉或浮,是举是升。苟执其枢,庶绩斯凝。

方伯归哉,敷言于明庭。曰钓滨渔泽,有翼有冯。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