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车二首·其二》
《画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九衢歌舞颂王明,谁恻寒泉独自清。

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

(0)
注释
九衢:繁华的街道。
王明:英明的君主。
恻:怜悯,此处指与众不同。
寒泉:冰冷的泉水,象征清高或孤独。
赖有:幸亏有。
千车:极言数量多,比喻丰富。
散福:散发恩泽。
膏雨:甘霖,比喻恩惠。
重城:大城,都市。
翻译
全城的街道上人们载歌载舞赞美光明的君王,
却只有那寒冷的泉水独自保持清澈。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句,颂扬着王明时期的繁荣与和平。诗中“九衢歌舞”展现了城市中的热闹场面,衢是古代市井的通道,这里指的是九条主要街道,而“歌舞”则代表了一种欢乐、繁华的生活状态。

“颂王明”表达了对当政者德治和平的赞美之情。然而紧接着,“谁恻寒泉独自清”一句,却带有一丝寂寞与孤独的情感。这里的“寒泉”象征着冷清与寂寞,可能暗示诗人在这繁华背后感受到了一种不为人知的孤独。

接下来的“赖有千车能散福”一句,继续描绘了富足与祥瑞的景象。“千车”形容车辆众多,象征着繁荣昌盛,而“散福”则是指这些车辆所带来的是福祉与喜悦。

最后,“化为膏雨满重城”一句,更增添了一层神奇与祥瑞的色彩。“膏雨”是一种美好的雨水,常被用来比喻吉利之事,而“满重城”则是说这种吉祥如同细雨一样充盈在这座繁华但又坚固的城市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表现了盛世的繁荣,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感受,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龙湖岩

湖波镜莹寺门幽,面面晴峦空翠浮。

寂历辋川图画里,柳烟花雨不胜秋。

(0)

咏物二十四首

铁网曾教海底寻,拾来火树已成林。

可怜出水无颜色,枉费渔翁一片心。

(0)

淡江吼涛

夜静何声入耳嘈,那知淡北吼江涛。

喧天不是因风怒,震地偏怜对月号。

雨后鸣时晴可卜,暗中响处雨相遭。

喤喤恰似雷霆起,醒觉潜龙万里翱。

(0)

望山庄·其二

历落村前一小亭,萧疏松竹映溪清。

呼朋载酒乘凉好,静对閒鸥立晚汀。

(0)

登龟山望海潮

层峦独上莽寒烟,四望苍茫潮气连。

欲净尘胸千顷外,直空醉眼万波前。

涌来三汲银河捲,驾去六鳌碧落悬。

漫记禹门争奋鬣,且教沧海动龙眠。

(0)

鼓山八咏

旗滨泬寥夜,渔火满沙洲。

风渚荧荧乱,星船点点秋。

疑珠鲛欲泣,高烛蜃为楼。

二岛辉珊树,五花漾翠虬。

光摇平野阔,影入大江流。

客梦中宵永,残灯古渡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