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岂堪论,桃花遽如许。
薄暮短墙头,已作回风舞。
翛然断经过,睡足南窗雨。
幽梦与谁言,迢递堕三楚。
春事岂堪论,桃花遽如许。
薄暮短墙头,已作回风舞。
翛然断经过,睡足南窗雨。
幽梦与谁言,迢递堕三楚。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春事岂堪论,桃花遽如许”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难以用言语表述的心情。桃花“遽如许”,即突然如此繁盛,展示了春日里自然界的迅猛变化。
接着,“薄暮短墙头,已作回风舞”两句,则描绘出傍晚时分,墙头上已经有花瓣随风轻轻起舞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刻画,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但又易逝去的感慨。
“翛然断经过,睡足南窗雨”两句,则转换了环境与情境。诗人在细雨绵绵中沉醉于梦乡之中,不再是对外界景物的观察,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翛然”形容细雨如丝,既有柔和的意象,也为接下来的“睡足南窗雨”设定了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沉浸于深梦之中,反映出他对于现实生活某种程度上的逃避。
最后,“幽梦与谁言,迢递堕三楚”两句,是诗人对梦境的描述和内心独白。“幽梦”暗示了梦境的模糊和难以捕捉,而“与谁言”则表达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处述说之苦。紧接着,“迢递堕三楚”,这里的“三楚”可以理解为长江以南的地理范围,也可引申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迢递”一词,既有延绵不断的意思,又带有一种哀伤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与孤寂、现实与梦境之间复杂的情感态度。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
南海祠前十馀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收香一一立花须,吐绶纷纷饮花乳。
参天古干争盘拿,花时无叶何纷葩。
白缀枝枝蝴蝶茧,红烧朵朵芙蓉砂。
受命炎州丽无匹,太阳烈气成嘉实。
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
高高交映波罗东,雨露曾分扶荔宫。
扶持赤帝南溟上,吐纳丹心大火中。
二月花开三月叶,半天飞落人争接。
东风乱剪猩红绒,儿女拾来柔可摺。
正及春祠百谷王,神灵不使马蹄蹀。
还怜飞絮白如霜,织为緤布作衣裳。
银钗叩罢双铜鼓,岁岁看花水殿旁。
《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明·屈大均】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南海祠前十馀树,祝融旌节花中驻。烛龙衔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收香一一立花须,吐绶纷纷饮花乳。参天古干争盘拿,花时无叶何纷葩。白缀枝枝蝴蝶茧,红烧朵朵芙蓉砂。受命炎州丽无匹,太阳烈气成嘉实。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高高交映波罗东,雨露曾分扶荔宫。扶持赤帝南溟上,吐纳丹心大火中。二月花开三月叶,半天飞落人争接。东风乱剪猩红绒,儿女拾来柔可摺。正及春祠百谷王,神灵不使马蹄蹀。还怜飞絮白如霜,织为緤布作衣裳。银钗叩罢双铜鼓,岁岁看花水殿旁。
https://shici.929r.com/shici/tI6D53p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