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乘骢入,湖南仗斧游。
异乡饶节序,故里忽中秋。
白月当空度,明河入夜流。
诸生劳载酒,坚坐看相酬。
宪府乘骢入,湖南仗斧游。
异乡饶节序,故里忽中秋。
白月当空度,明河入夜流。
诸生劳载酒,坚坐看相酬。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薛瑄在湖南宪府任职时,与诸生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情味。
首句“宪府乘骢入,湖南仗斧游”描绘了诗人进入宪府的场景,乘坐着青白色的马匹,仿佛在湖南这片土地上挥舞着权力之斧,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风范。
接着,“异乡饶节序,故里忽中秋”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却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又对故乡的中秋佳节感到思念。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月当空度,明河入夜流”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皎洁的月亮高悬于空中,银河在夜晚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诸生劳载酒,坚坐看相酬”则展示了诗人与学生们共度佳节的温馨画面。学生们带着酒来拜访,大家围坐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通过相互敬酒表达友情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与欢乐,以及诗人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与人文关怀。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
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
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
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
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
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
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
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
蛮君鬼伯争前驱,应笑生人冻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