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这首诗名为《古梅》,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以千年苔藓覆盖的老梅为描绘对象,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幽香依然如玉般清雅。"不成春"表达了梅树虽未在春天盛开,却独有其坚韧与静美。"谁信幽香似玉魂"一句,运用比喻,将梅花的香气比作玉的魂魄,赞美其高洁脱俗。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景象,"霁雪满林无月晒",雪后的树林银装素裹,月光被遮蔽,更显梅的孤寂与清冷。然而,诗人并未让这种寂静沉闷,反而通过"点灯吹角做黄昏",想象有人点燃灯火,吹响号角,创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热闹氛围,巧妙地反衬出梅花在黄昏中的独特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古梅的描绘,寓言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求世俗繁华,只愿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