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

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

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

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周文威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以回忆的方式开始,表达了过去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如今重逢却身处两地的无奈与感慨。颔联“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萍踪”和“蒲质”的比喻,暗示了相聚不易和岁月催人老的主题。

颈联“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通过“雨晴潮涌”和“春暮雪漫”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也暗含了人生境遇的复杂多变。尾联“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则将情感聚焦于江南的温暖与生机,特别是那在暖风中绽放的杏花,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友情的温馨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题滴水岩·其一

千条玉箸挂岩前,一派银潢泻碧天。

疑是鲛人在山泣,乱流珠颗落危颠。

(0)

和君实姚黄玉玲珑二品牡丹二首·其二

花得新朋自我公,洁如明玉状玲珑。

芳心有待人难见,小圃深藏洛水东。

(0)

八月十六日张伯常见访赏月四首·其四

今夕无烦秉烛游,露华垂叶若珠流。

翰林偏爱尊中月,词客休悲洛下秋。

金谷池台多胜概,伊川山水近神州。

从兹只合追清景,世故何烦妄计筹。

(0)

和文太师真率会

贤者规模众所遵,屏除外饰贵全真。

盍簪既屡宜从简,为具虽疏不愧贫。

免事献酬脩末节,都将诚实奉嘉宾。

岂唯同志欣相照,清约犹能化后人。

(0)

题李子高虞部园四首·其四

不教外物翳襟怀,明合蓍龟亦信哉。

驽蹇自惭无骏骨,谩劳伯乐品题来。

(0)

孔宁极先生拜官二首·其二

先生操术本真儒,进退恬然与道俱。

宠至不惊高节在,岂颛虚誉激凡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