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京国壮干城,每当跨马据鞍,犹见精神矍铄;
我于交情托桑梓,值此内忧外侮,最伤耆宿凋零。
公为京国壮干城,每当跨马据鞍,犹见精神矍铄;
我于交情托桑梓,值此内忧外侮,最伤耆宿凋零。
这首挽联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马玉昆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上联“公为京国壮干城”赞颂了马玉昆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形象地将他比作支撑国家的坚固城墙,凸显其在国家建设与稳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每当跨马据鞍,犹见精神矍铄”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马玉昆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中,依然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坚定的意志,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下联“我于交情托桑梓”转而表达作者与逝者的深厚友情,以及将逝者视为家族或家乡的骄傲。“值此内忧外侮,最伤耆宿凋零”则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动荡不安,以及这种背景下老一辈杰出人物的相继离世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哀痛。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也暗含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既是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逝者离世后留下的情感空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之情。
昔有孟万年,脱帽狂不休。
今有李千秋,吟诗醉愈遒。
我久闻佳句,一面苦未酬。
殷勤忽过我,意气殊相投。
能道太白语,便可太白浮。
清论或抵掌,乌纱犹在头。
而我已颓然,颇有此乐不。
伟抱自卓荦,下国难淹留。
同来玉雪郎,外家乃名流。
好歌凤将雏,飞上丹极游。
洛社当年留样子,客中正可饮亡何。
樽前聊复会真率,殿上相期侍馺娑。
事意旧游忘鬓改,坐分前席觉年多。
西风管取都长健,更插茱萸上嵬峨。
四柱茅亭秋一间,砻冰琢玉照乾坤。
香分韩寿春衫味,花带苌弘冷袖痕。
奔月蜕馀仙去骨,凌波招得别来魂。
今宵睡足敲窗雨,家在西湖水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