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
《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全文
清 / 江开   形式: 古风

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

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

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

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

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

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

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

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

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

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

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

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

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

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江开的《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描绘了登临古塔时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沉思。诗中首先赞叹高岑(可能指唐代诗人高适和岑参)的风雅精神虽久未再现,但诗人的文采依然可见。接着,诗人通过比喻,将历史的沧桑变化比作泾渭之水的清浊分明,日月的东升西落,暗示了从隋唐到五陵的过往辉煌。

诗人进一步想象了长安全盛时期的繁华景象,宫殿林立,歌声响彻云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陵谷变迁,只剩下孤塔傲然独立。此处的佛塔象征着信仰的力量,或许能与天命相抗衡。诗中描绘了村庄在晴日里的宁静,以及傍晚时分的烟霭和雁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诗人以河声南流、山势东倾,象征历史潮流的推进,而慈恩寺塔则像大地的支柱,矗立于群峰之上,显得格外突出。最后,诗人以高歌壮志,字字如金石,寓意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仿佛是长城般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塔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审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江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江开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霜叶飞.秋枥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

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

垂缰磨损天闲印。

听嚼齧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

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

金台声价飘零尽。

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0)

琐窗寒.寄答叶兰台粤中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

(0)

金缕曲.题叆叇轩主瑶台小咏

我已飘零后。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

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

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诗句枉,故人口。君知作达观空否。

问往日、云愁海思,先生乌有。

一剑年年磨不厌,潦倒健儿身手。

空赢得、花前敛袖。

书札长安都冷落,怕西山,也似人消瘦。

堆案是、楞伽咒。

(0)

仙竹

坛上竹珊珊,秋风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长夏拂云寒。

神女金丝佩,仙翁锦箨冠。

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

(0)

谒靖安昭灵庙赋柬袁茂才

昭灵古祠蔚森爽,祠下流波日奔荡。

啼鸦枯柳当两楹,落日青峰照银榜。

秭归西阻蜀江口,云盖风舆自来往。

常时酾酒击鸣鼓,辄有灵风动虚幌。

楚王宫殿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恍。

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

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

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

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

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幽忠滞榛莽。

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

捍菑禦患光故国,愤义终能肃群仰。

湘南屯戍苦未休,长笑因之起悲怆。

(0)

雨中与客游石湖同饮盟鸥亭二首·其一

细雨春山曲,淋漓湿翠屏。

残红初结子,飞絮欲为萍。

浮蚁新多兴,閒鸥旧有盟。

故人亭上坐,相对眼俱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