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弦歌者,当檐执卷人。
人心各有趣,天乐一何真。
畏日初交夏,闲花尚是春。
不随寒暑变,只有劫初身。
傍水弦歌者,当檐执卷人。
人心各有趣,天乐一何真。
畏日初交夏,闲花尚是春。
不随寒暑变,只有劫初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人心多样性和天乐真挚性的感悟。开篇“傍水弦歌者,当檐执卷人”两句,分别勾勒出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坐在水边弹琴高声歌唱的人,另一是在屋檐下手持书卷沉思的人。这两个场景通过对比,展示了人们兴趣和追求的多样性。
“人心各有趣,天乐一何真”两句,是诗人对前述情境的感慨。这里的“人心各有趣”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追求,而“天乐一何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乐、天然之乐的赞美,这种乐趣是纯粹而真挚的,不受世俗喧嚣的影响。
接下来的“畏日初交夏,闲花尚是春”两句,描绘了一幅季节更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初夏时节的描述,以及对仍在享受春天美好之花的赞赏,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四季流转、生机勃勃的欣赏。
最后,“不随寒暑变,只有劫初身”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生命的深刻感悟。这里的“不随寒暑变”,意味着自然之乐不受时节变化的影响,而“只有劫初身”,则表达了对生命初始纯真状态的珍视,劫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初身”则是生命最初、最为纯净的形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心多样性以及对生命本真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愿挽银河流,一洗磊砢胸。
结赏重珷玞,怀璞吾安从?
彯缨睨飞隼,抽矢颇自雄。
安知高天寒,未待秋时风。
梦游金谷园,万花愁竞红。
岂真得牡丹,可使天巧穷。
隐然枯朽气,默受霜雪攻。
而况遍地黄,狼藉皆蒿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