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坐众山,空岚不知湿。
太白峙我前,鹿岩别疏立。
轻云时往还,两山始邮接。
秋光无定容,俯仰每不及。
欻然随飞鸟,林烟各小集。
寒碧散空郊,静久同吐噏。
十里候樵苏,残曛未全入。
日夕坐众山,空岚不知湿。
太白峙我前,鹿岩别疏立。
轻云时往还,两山始邮接。
秋光无定容,俯仰每不及。
欻然随飞鸟,林烟各小集。
寒碧散空郊,静久同吐噏。
十里候樵苏,残曛未全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日夕独坐于群山之巅的景象,山间的雾气弥漫,虽湿润却无形,显得空灵而宁静。诗人以太白和鹿岩为参照,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挺拔与独立。轻云飘忽,使得两山仿佛通过云层相连,增添了动态之美。秋天的光影变化无常,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美景稍纵即逝。忽然间,随着飞鸟归巢,山间的林烟聚散,更显出山野的静谧与生机。远处传来樵夫和采薪人的声音,夕阳余晖尚未完全隐没,给画面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楼周围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感慨。
去乡十五载,今方返敝庐。
日暮望城郭,惨淡心何如。
存没悲亲友,萧条叹里闾。
旧日同游人,携觞数过予。
既慰干戈苦,再惊鬓发疏。
流年何超忽,世事笑空虚。
余岂真隐者,迂拙宜郊居。
是时春聿暮,柳色拂长渠。
自顾疾病身,犹能荷犁锄。
昼耘桑麻田,夜读蒙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