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篇曾用牍三千,晚岁回翔日月边。
眼看四朝诸老尽,身兼五福几人全。
清台课历遗书在,昼寝凝香旧政传。
竹马馆前寒月白,当时辙迹故依然。
奏篇曾用牍三千,晚岁回翔日月边。
眼看四朝诸老尽,身兼五福几人全。
清台课历遗书在,昼寝凝香旧政传。
竹马馆前寒月白,当时辙迹故依然。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吕祖谦的作品,名为《周表卿尚书挽章》。从诗中可以看出,吕祖谦在哀悼逝者的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首句“奏篇曾用牍三千”,可见诗人曾经研读过大量的古籍文献,且涉猎广泛。"晚岁回翔日月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之情。
接下来的“眼看四朝诸老尽”,展现了对历史更替、旧事物消亡的感叹,"身兼五福几人全"则是对个人能够保有幸福(即古代所谓的“寿、富、健康、德行、善终”)的自我安慰。
中间两句“清台课历遗书在,昼寝凝香旧政传”,描绘了诗人在清净的地方研读古籍,保持着对往昔政事的记忆和思考。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知识的珍视与传承。
最后两句“竹马馆前寒月白,当时辙迹故依然”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冷清的景象,"当时辙迹"指的是过去留下的痕迹,而"故依然"表达了一种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黄花未入渊明手。日搅空肠几回九。
山色绕吾庐,犹是当年明秀。
忘言处,此意何尝在酒。等閒莫把良辰负。
恨不见平生、旧亲友。
三径甫荒凉,东篱下、落英谁嗅。
伤时泪,不觉沾襟渍袖。
七日新秋,还又记、生申初度。
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
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
想荷翻、翠盖饱凉飔,时掀舞。何时吸,惊盘露。
何必颂,长明炬。更何须伊召,何须巢许。
但有金丹消息在,待将铜狄摩挲去。
尽西湖、山水四时佳,宜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