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
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
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
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
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
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
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
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
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古琴艺术画面。诗中首先强调了古琴艺术的珍贵,"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表达了人们对古琴技艺的热爱和对其价值的极高评价。接着,诗人通过"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暗示了古调的失传和传统技艺的衰落,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惋惜。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进一步描绘了古琴的沧桑与孤独,琴身上的装饰逐渐磨损,无人问津。诗人借"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将古琴与知音相联,寓意着琴艺的孤高与寂寞。
然而,诗中并未止于哀叹,"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转而描绘出琴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暗示了琴艺的超然与净化人心的力量。"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诗人赞美了古琴的内在精神,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琴艺本身,而非外在形式,这种境界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智者才能领悟。
最后,诗人以"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感叹时光流转,能真正欣赏和传承古琴艺术的人寥寥无几。而"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则以朋友郭节之为例,赞扬他虽隐居山林,却因琴艺而名扬天下,再次强调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琴艺术的魅力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价值。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柳垂平泽雨,鱼跃大河风。
混迹威长在,孤清志自雄。
应嗤向隅者,空寄路尘中。
洛浦想江津,悲欢共此辰。
采花湖岸菊,望国旧楼人。
雁别声偏苦,松寒色转新。
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
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
疏钟文马驻,繁叶綵禽栖。
职美纶江綍,荣深组及圭。
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
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
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
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
望阙应多恋,临津不用迷。
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