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云横雨挟风尘,终日寻春不见春。
鸡犬已空桑柘废,清明谁是踏青人。
颠云横雨挟风尘,终日寻春不见春。
鸡犬已空桑柘废,清明谁是踏青人。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寻春》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画面。首句“颠云横雨挟风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风雨交加、尘土飞扬的恶劣天气,暗示了春天并未如期待般明媚。接着,“终日寻春不见春”表达了诗人满心期待春天却始终未能觅得的失望之情。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鸡犬已空桑柘废”,通过描绘村庄中鸡犬不闻、桑柘无人照管的景象,揭示了农村的荒凉和人烟稀少,暗示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清明谁是踏青人”,以清明节踏青习俗为背景,反问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还有谁会去欣赏春光,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人事凋零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虑,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明晦互推斥,中都芳岁阑。
星回迫旧次,籥暖送馀寒。
来辰茧有绪,去境环无端。
天运故相易,人心那独安。
怀此不能寐,揽衣强盘桓。
疏恐缓馀带,危惕整尘冠。
耿耿烛焰直,凄凄霜气酸。
城头陨高木,庭下败丛兰。
抚臆累新欷,掩觞沈故欢。
况乃蹈世网,虚名争控抟。
挟册滥书府,振缨玷王官。
东序罗圭瑞,西雍集鹓鸾。
昏瞳眩宝肆,短翼厕仙翰。
纵尔值藏疾,何容久素餐。
泛泛骚客凫,坎坎诗人檀。
宁无要路津,所畏在蹒跚。
枳棘附骥尾,纬萧戏龙蟠。
寄语拙艰者,无俟学邯郸。
使节驰群望,神休答帝祈。
同云先北合,馀霰遂西飞。
近野银开界,遥山玉吐辉。
梅飘知腊破,絮舞误春归。
谢市人惊面,曹风客比衣。
稍添波面白,并作土膏肥。
苑阔沈苍雾,川明失素矶。
猎场漫兽迹,农亩罢民欷。
兴觉龙沙接,寒将裸壤违。
光迷梁日晓,润息瓮畦机。
仙氅谁连袂,幽兰更抚徽。
恐应缘丽唱,欢意彻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