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
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
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
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
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
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
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崔黄臣寺丞宰临海》。诗中,诗人以自己曾经在桐庐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崔黄臣即将赴任临海的祝愿和期待。他提到崔黄臣之前有过严陵般的隐逸生活,后来担任了六百石的官职,现在又要前往海边任职。诗人借此机会探讨了仕途的进退选择,暗示崔黄臣此行将有机会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诗人进一步指出,临海之地既有壮丽的洪潮景观,可以登高远望,万里江河汇聚于此,景象壮观。然而,潮水的涨落无常,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人们难以预料其最终流向何处。他鼓励崔黄臣凭借自己的才华,深入体验并可能穷尽其间的微妙之处。
整首诗寓言丰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和艺术魅力。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蜀山著奇险,蜀水多风波。
芳洲有蘅芷,委弃同薜萝。
昔日秀空谷,胡杂苔与莎。
凄凄迅商薄,零落悲枝柯。
岂不惮艰险,凤辖逢网罗。
落日蔽轻云,蒿莱障山河。
今君且归去,华表看峨峨。
芝兰纵枯槁,馨香终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