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
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
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灵源。
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
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
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
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
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
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灵源。
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
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
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
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此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奇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点明了创作的媒介和目的,通过在生绢上寄托情感,追求一种飘渺而纯净的心境,去除世俗的牵绊。接下来,“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描绘了一个无人打扰的神秘仙境,瑶山耸立,翠竹挺拔,玉井中莲花盛开,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圣洁的美。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幽静,光线在翠绿中显得格外清冷,烟雾缭绕中的虚坛更添了几分神秘。接着,“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通过想象万壑间的松涛与近旁的珠庭(可能指清澈的水体),表达了对高远寒冷境界的向往。
“灵源。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则引入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所在,但具体位置却难以寻觅,只有几片桃花从云间飘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可知的色彩。
“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过着清闲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丹邱(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的阻隔,也愿意移居于此,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最后,“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石床上弹奏琴曲,仿佛与天空中的仙人们交流,期待着月白千峰时,与仙鹤一同飞越天际,观赏更为壮丽的景色。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皇天无停枢,四运迭相迫。
朝阳忽东升,怅望倏已夕。
伊谁执其驭,六辔不遑息。
使我下土人,俯仰空役役。
我愿扳六龙,驻彼扶桑域。
遨游黄道中,流光自辉赫。
万物同一春,欣欣布佳泽。
羲和不我与,徒有泪沾臆。
昼短夜乃长,何以屏阴慝。
¤
地轴楼居远,天台阙路赊。
何如游帝宅,即此对仙家。
座拂金壶电,池摇玉酒霞。
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尧茨姑射近,汉苑建章连。
十五蓂知月,三千桃纪年。
鸾歌随凤吹,鹤舞向鹍弦。
更觅琼妃伴,来过玉女泉。
宫掖贤才重,山林高尚难。
不言辞辇地,更有结庐欢。
池栋清温燠,岩窗起沍寒。
幽亭有仙桂,圣主万年看。
槎流天上转,茅宇禁中开。
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
庭花采菉蓐,岩石步莓苔。
愿奉舆图泰,长开锦翰裁。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
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
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
荒垒三秋夕,穷郊万里平。
海阴凝独树,日气下连营。
戎旆霜旋重,边裘夜更轻。
将军犹转战,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断夜声。
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
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
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玉塞朔风起,金河秋月团。
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
海外归书断,天涯旅鬓残。
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
睿作超千古,湛恩育万人。
递迁俱荷泽,同拜忽为邻。
道合徽音畅,芳辰景命新。
鼓钟崇享礼,鹓鹭集朝伦。
窃位思官谤,凋容谢木春。
惭多无以叙,拙备实难陈。
进绶怀三少,承光尽百身。
自当归第日,何幸列宫臣。
盛业光书府,征人尽国英。
丝纶贤得相,群俊学为名。
宠命垂天锡,崇恩发睿情。
熏风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
欢娱此无限,诗酒自相迎。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
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
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
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
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
御酒飞觞洽,仙闱雅乐张。
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愿罄公忠节,同心奉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