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正好,莫放小车空。
绣幄笼晴日,雕阑怯晓风。
未能辞眼底,可忍污泥中。
百匝千回看,巡檐骇落红。
一年春正好,莫放小车空。
绣幄笼晴日,雕阑怯晓风。
未能辞眼底,可忍污泥中。
百匝千回看,巡檐骇落红。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惜花》描绘了春天里美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之情。首句“一年春正好”,点明了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花开得繁盛而美丽。接着,“莫放小车空”暗示着不要让这满园春色空自流逝,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
“绣幄笼晴日,雕阑怯晓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花朵比作绣帷,阳光透过花丛,如同笼盖在晴朗的天空下,而雕栏在晨风中似乎也感受到了花儿的娇弱,不敢过于侵扰。这两句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机。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他意识到“未能辞眼底,可忍污泥中”,花朵虽然美丽,但终有凋谢的一天,落入泥土,令人感叹时光易逝,美好不能长久。最后两句“百匝千回看,巡檐骇落红”,诗人反复欣赏花朵,看着它们一片片落下,心中充满了惊骇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寓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