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十六夜宿万山迓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四首·其三》
《六月十六夜宿万山迓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凉浸万竿竹,清恬一夕眠。

澄江深洽地,明月正当天。

山水僻元在,云霞性本便。

会看贤总制,功业照凌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静谧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与赞美。

首句“凉浸万竿竹”,以“凉”字开篇,点明了夏夜的清凉,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每一根竹竿都浸透了清凉之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清恬一夕眠”,紧承上句,描述了诗人在这清凉之夜的宁静睡眠,心境平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

“澄江深洽地,明月正当天”,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景色,清澈的江水与广阔的大地相映成趣,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照亮了整个山野,营造出一片祥和与宁静的意境。

“山水僻元在,云霞性本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认为山水之美本就在其中,无需刻意寻找,而云雾的飘渺变化,正是自然之性的体现,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最后,“会看贤总制,功业照凌烟”,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人世间的功名与事业,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的功勋业绩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送惟凤师归四明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处忌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群英。

曩岁来浙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喣沫安足评。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檐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皋鹤性,不为尘网萦。

(0)

诫后学

对食须思稼穑劳,为僧安用事雄豪。

剃头本意求成佛,不为斋筵坐位高。

(0)

西施篇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

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

视听厌歌舞,衣裳贱罗绮。

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0)

谢僧惠蒲扇

结蒲为扇状何奇,助我淳风世罕知。

林下静摇来客笑,竹床茆屋恰相宜。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四十一

向上机,活人句。石火电光,葛藤露布。

灵踪更在猿啼处。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七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四边界至,故是分明。

一寸笔头,万钧之力。

三十年异苗翻茂,千万古中流伟绩。

阿呵呵,知不知,青毡元是吾家物,好看金牛作舞时。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