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一盏粥,饥食有馀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
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
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
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
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
空腹一盏粥,饥食有馀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
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
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
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
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满足。"空腹一盏粥,饥食有馀味"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饮食的欣赏,即使是最普通的食物,在空腹时也能感受到难得的美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则描绘了一幅温暖舒适的画面,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床上,使诗人感到惬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梦乡。"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逸自在的氛围,通过对服饰和生活用品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表明诗人整日无忧无虑,没有繁重的事务牵绊。这种状态下的身体与心灵都得到了休息和放松。紧接着的"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是对前述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总结,意味着内心的满足和身体的悠闲,才是真正的富有和尊贵。
最后两句"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看法,即便不需要占据高位,也能拥有内心的满足与平静。通过对比"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中的官宦生活,这种平凡的生活显得更加可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展示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富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