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服丹砂欲化仙,日轮飞起镜中天。
金笼巧语初惊梦,琪树鸿文半是烟。
南内忆来空洒泪,西秦归去已经年。
雅歌更若翻朱雁,悲乱红楼十五弦。
久服丹砂欲化仙,日轮飞起镜中天。
金笼巧语初惊梦,琪树鸿文半是烟。
南内忆来空洒泪,西秦归去已经年。
雅歌更若翻朱雁,悲乱红楼十五弦。
这首《赤鹦鹉(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只赤鹦鹉的奇异经历与情感,寓含深意。
首句“久服丹砂欲化仙”,以赤鹦鹉长期服用丹砂,渴望成仙的寓意,暗示了它非凡的灵性与追求。接着,“日轮飞起镜中天”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太阳比作在镜子中升起,既展现了赤鹦鹉所处环境的特殊,也暗示了它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金笼巧语初惊梦,琪树鸿文半是烟。”这两句描绘了赤鹦鹉在金笼中的生活,它以巧妙的语言唤醒了梦中的世界,而琪树上的鸿文似乎被烟雾缭绕,象征着知识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赤鹦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南内忆来空洒泪,西秦归去已经年。”这两句通过赤鹦鹉对过去的回忆与未来的憧憬,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南内与西秦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最后,“雅歌更若翻朱雁,悲乱红楼十五弦。”以雅歌与朱雁的比喻,以及对红楼的描写,表达了赤鹦鹉内心的复杂情感。雅歌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朱雁则可能代表了忠诚与牺牲,而红楼十五弦的悲乱,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赤鹦鹉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历史、哲学与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个人命运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粤马未全归,八闽俨南塞。
崩洪方疾趋,巨石摚而碍。
万石为一滩,起伏互禅代。
疑从太始来,屏山触浪碎。
忽散等飘凫,虚际浴微黛。
纵逸不可羁,参伍写其态。
虽有百斛舟,摧刚力相戴。
喷空千丈雪,束之拳曲内。
水德本善柔,一怒莫能耐。
汹汹浩有声,足以激顽愦。
长年工审势,奋气与之对。
侧戛风雷魂,逆摩蛟螭背。
瞬目争纤毫,既进骇复退。
艰涩愧利涉,功半事乃倍。
未觉异登车,樯橹皆历块。
宁无居处安,盘错我所爱。
百鍊终不辞,出险荷天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