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散尽暮天空,遥见江南数十峰。
安得夸娥两神力,为分苍翠过淮东。
浮云散尽暮天空,遥见江南数十峰。
安得夸娥两神力,为分苍翠过淮东。
此诗描绘了诗人骑马远望江南群峰时的景象与感慨。首句“浮云散尽暮天空”,描绘出一幅云雾消散、夕阳西下、天空清朗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遥见江南数十峰”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了江南群峰的壮丽景色,仿佛在远方静静地矗立着。
后两句“安得夸娥两神力,为分苍翠过淮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能够拥有超凡力量的渴望,希望能够借助夸娥(古代神话中能移山填海的大力士)的神力,将这江南的苍翠之色延伸到淮河以东,让更多的地方能够欣赏到这份美丽。这种想象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能够普照四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广泛传播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淇澳风清,渭川月朗,此时天产耆英。
苍苍标格,挺出白云层。
最好坚心劲节,傲多少、桃李虚情。
人都道,孙枝子叶,早已肖龙形。
长春,曾不老,襟怀一片,玉立冰清。
喜七贤六逸,总是交朋。
试听铿金戛玉,玉堂上压倒梅兄。
君知否,平安信好,永耐岁寒盟。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
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
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
那知此中佳趣,别是一壶天。
倒挽碧筒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
梦中呼一叶,散发枕书眠。
柳洲冰未浣柰春寒,仙风引归槎。
渺云岑天末,烟江雨外,犹认渔家。
独酌瓦瓯篷底,谁与饭胡麻。
疑听松风响,水宿蒹葭。
天上春愁鹤发,许一庵闲地,坏衲双髽。
笑清狂无赖,痼疾是烟霞。
念葛洪、移居辛苦,甚左郎、容易问丹砂。
凭传语、空山流水,深护桃花。
君不见侏儒长三尺,有钱可使粟可食。
虎豹天关深九重,直犯龙颜请恩泽。
方朔昂昂饥欲死,每一见之长叹息。
长叹息,将何如,东家之邱九尺躯,遍走天下无停车。
绝粮于陈逐于鲁,皇皇何用三千徒。
呜呼皇皇何用三千徒,吾宁饱死作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