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昌平吴典史·其一》
《寄昌平吴典史·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为问昌平吴典史,到官民事近如何。

清时雨露涵濡厚,想见丰年黍稌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昌平吴典史》其一,通过“为问昌平吴典史,到官民事近如何”两句,表达了对昌平地区吴典史上任后治理情况的关切与询问。接下来,“清时雨露涵濡厚”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当下的和平盛世比作滋润万物的雨露,强调了时代的安定与繁荣。最后,“想见丰年黍稌多”则描绘了一幅丰收之景,预示着在吴典史的治理下,昌平地区将迎来一个五谷丰登的年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吴典史的关心和对地方治理的期待,也蕴含了对国家和平、社会繁荣以及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有感

乱离何事最堪伤,孝子陵前段氏庄。

铸铁作门贻鬼笑,堆金齐斗买天亡。

春风草满藏书壁,落日狐鸣打麦场。

惆怅贤郎一丘土,过车肠痛独难忘。

(0)

读孔北海传

汉室风流绝建安,老瞒父子力排山。

可怜鲁国真男子,也着区区七子间。

(0)

过洧川次侯生君泽韵

谁能孤愤效韩非,且喜玄微对镜机。

出得山来无远志,寄将书去有当归。

閒居已判平生了,真赏从教举世稀。

日咀道腴深有味,更须口腹事甘肥。

(0)

俳优

施能卖晋移君贰,旃解讥秦救陛郎。

多少谏臣翻获罪,却教若辈管兴亡。

(0)

跋伯玉命简之临米元章楚山图

巴东峡壁如駮霞,天凿荆门当虎牙。

下有奔湍沉碧沙,直冲北固如投家。

云烟昏晓互明灭,朝看沃日莫吞月。

远山如指近如拳,过客那知空一瞥。

高人庐此恨来晚,不厌孤篷叠往返。

莫言造物好穷人,许大乾坤富君眼。

以心为镜照诸山,山如人面纷殊颜。

扁舟日日青山上,青山却在沧波间。

人道痴儿固贪取,我怪高人亦如许。

已将胸次衽长江,更把豪端扛巨楚。

荠列枫林叶浮舸,巧促魁梧入么么。

丈寻收拾无边春,千里游邀坐中我。

自此头吴尾瓯越,蛮烟五月髡人发。

江山多处乃尔毒,始信中原天下甲。

楚山可览不可上,水气昏昏且多恙。

画山纵不到真山,有楚之峰无楚瘴。

静明居士见山馋,想在庵中得饱参。

戏呼老李临君画,已坐君贪我更贪。

(0)

对镜二首·其二

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

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