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
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
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这首诗《对镜二首(其二)》由金代诗人密璹所作,通过“对镜”这一日常现象,探讨了深刻的哲学与人生哲理。
首句“明明非浅亦非深”,描绘了一面镜子的明亮,既不是浅薄也不是深奥,暗示了镜像的直观性与普遍性,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或深度解读。接着,“何事痴人泥影寻”则以反问的形式,质疑那些沉溺于镜中影像,试图从中寻找意义或自我价值的人,暗含对追求表面现象而非内在本质的讽刺。
后两句“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照见大千真法体”意味着通过镜子可以映照出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强调了镜像的启示作用,即揭示事物的本质。后一句“不关形相不关心”则指出,真正的洞察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形貌或表象,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核心,表达了超越表面现象,追求内在真理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的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真理。
自汝为我妇,未尝我乖忤。
但嫌汝太明,事每穷细故。
敢以刻露多,竟遭造物恶。
外动虽胜常,内劳已残蠹。
窥汝力不支,犹作百端护。
因循而至今,亦我于汝误。
迨识恶梦非,晨钟已将寤。
汝病诚何由,在我转难喻。
司徒庙前四古柏,谓是禅木同云亭。
森然遥见数里外,入耳已得风涛声。
荒烟匝院蔽高日,碧苔满地埋浓馨。
大者劲立直兀兀,高二千尺通青冥。
穹圆华?四周出,蕤如玉盖垂葆缨。
向南一树更骄强,顶脉缘踵无一平。
纠麻裹葛极坚致,体则为竖纹则横。
墙西一树或非树,鳞爪屈诘头峥嵘。
向空腾掷待龙斗,雷雨退避无能撄。
其一空洞久槁死,樛枝旁出何英英。
梢将西挺更东折,势已顺落还逆萦。
低垂众柏亦葱茜,但许环侍同儿婴。
地气盘礴固能厚,天工游戏殊无情。
当有精气与流贯,千秋万载常青青。
忆昔司徒佐炎汉,西南赤甲骄连营。
左岑右马互犄角,北平河上无偃旌。
可怜勋业等摧朽,滹沱大树随飘零。
为抚此树拜遗象,今我吊古心怦怦。
诸葛祠堂石碛坏,通天楼观铜盘倾。
留兹躯骨尚雄伟,安见土木非神明?
遥岚渐向溟渤夕,狂飙忽复虚空行。
咄嗟舍去不复顾,苍云肃肃啼巢鹰。
《司徒庙古柏》【清·姚燮】司徒庙前四古柏,谓是禅木同云亭。森然遥见数里外,入耳已得风涛声。荒烟匝院蔽高日,碧苔满地埋浓馨。大者劲立直兀兀,高二千尺通青冥。穹圆华?四周出,蕤如玉盖垂葆缨。向南一树更骄强,顶脉缘踵无一平。纠麻裹葛极坚致,体则为竖纹则横。墙西一树或非树,鳞爪屈诘头峥嵘。向空腾掷待龙斗,雷雨退避无能撄。其一空洞久槁死,樛枝旁出何英英。梢将西挺更东折,势已顺落还逆萦。低垂众柏亦葱茜,但许环侍同儿婴。地气盘礴固能厚,天工游戏殊无情。当有精气与流贯,千秋万载常青青。忆昔司徒佐炎汉,西南赤甲骄连营。左岑右马互犄角,北平河上无偃旌。可怜勋业等摧朽,滹沱大树随飘零。为抚此树拜遗象,今我吊古心怦怦。诸葛祠堂石碛坏,通天楼观铜盘倾。留兹躯骨尚雄伟,安见土木非神明?遥岚渐向溟渤夕,狂飙忽复虚空行。咄嗟舍去不复顾,苍云肃肃啼巢鹰。
https://shici.929r.com/shici/3L5HlaZBs.html
有田可食,惰者不耕。惰者不耕,三年而荒。
三年而荒,三月治之。破土得绿,微有生机。
东家贫儿,上山拾栗。母病失炊,无忧晚食。
西家贫女,携兰种香。眉有怨色,怨春不长。
贫儿贫女,各有心绪。虽日见之,难相告语。
寄语惰者,力不恃人。以力恃人,自弃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