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申贱辰辱父执陈薛谢三先生并持觞至三先生二百四十岁酒力步履如常人老父喜三先生来病辄起留款三日乃游凤凰台登舟别小子漫赋四绝为谢·其一》
《戊申贱辰辱父执陈薛谢三先生并持觞至三先生二百四十岁酒力步履如常人老父喜三先生来病辄起留款三日乃游凤凰台登舟别小子漫赋四绝为谢·其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三老庞眉并杖鸠,同于韩麓跨青牛。

问君何事相携手,祗谓山人助一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敬意的画面,展现了明代文人林熙春与三位年逾二百四十岁的长者——“三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者的长寿与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与林熙春共同饮酒、携手游历的情景。

“三老庞眉并杖鸠”,开篇即以“庞眉”、“并杖鸠”描绘了三位长者的外貌特征,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高寿与历经沧桑的智慧之光。“同于韩麓跨青牛”,进一步将这三位长者与古代圣贤韩非子相提并论,借以赞美他们的智慧与道德风范,如同韩非子骑着青牛般,引领后世。

“问君何事相携手”,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与长者们共同行动的原因,表达了对长者智慧的尊敬与渴望学习的态度。“祗谓山人助一筹”,则暗示了长者们的智慧与经验对于诗人的启发与帮助,如同山人一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指引和支持。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长者的长寿与智慧,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和长者尊重的深刻认识。通过与长者的互动,诗人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也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敬仰。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长者智慧的尊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凤凰台晚眺

经月疏行台上路,秣陵城郭忽秋风。

马嘶卫霍空营里,萤起齐梁废苑中。

野寺旧曾开玉帐,翠华久不幸离宫。

小儒记得隆兴事,闲对山僧说魏公。

(0)

又和二首·其一

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

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

(0)

宿山中十首·其三

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

(0)

杂咏一百首·其八十二甘罗

函谷非无士,登庸乳臭儿。

空令园绮辈,头白不逢时。

(0)

土马村

村墟薪湿米如金,犹记来时腊雪深。

曾有小诗题岁月,店荒无壁可追寻。

(0)

十叠·其八

天子封松作某官,相君复报竹平安。

梅花一点无沾惹,三友中间独岁寒。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