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
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
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
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短辕车锡导, 更无灵寿杖扶光"表明诗人抛弃了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选择了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给自足和悠然自得,每天以竹笋为食,岁月流转中观赏着庭院中的野花。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与现在的超然。曾经想要冲破世俗的羁绊,但如今到了老年,却更加淡泊名利,不再需要那些束缚。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则描写了诗人在浓荫覆盖的小路上漫步,无人过问他的心境,只有他自己沉浸于对茙葵(一种草本植物)的思考,专注于向阳处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从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高峰到最后回归自然、淡泊明志的人生转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界中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霜残已报春消息,未见篱边蓓蕾黄。
爱菊苦迟今十日,漉巾须作后重阳。
酒知圣处何妨醉,药纵仙方不用尝。
拍手自歌儿和我,别无曲调只沧浪。
羊肠历尽鬓今皤,官职因才自折磨。
议幕重来还去也,攀辕不住奈愁何。
情知直道能容少,空喜阳岩得助多。
券内功名终久在,非非是是一东坡。
可人家世文章箓,骑气如虹向上都。
姓字儒流称作者,工夫圣处及原夫。
临轩黼扆新龙御,射策彤墀引凤雏。
鹤发溪翁勤洗耳,首听翁季共传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