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二首·其一》
《又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

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

(0)
翻译
只有短小的车子由锡装饰,不再需要灵寿手杖来支撑。
竹林中的竹笋饱受风雨,阁下的薇花又陪伴了多少人。
过去我宁愿拂袖离去,如今老矣,归还笏板也不用包囊。
绿荫环绕,路径难辨,又有谁会记得向日葵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注释
短辕车:指车身较短的车辆。
锡导:用锡装饰的车饰。
灵寿杖:古人用来辅助行走的拐杖。
扶光:支撑、帮助。
竹笋:竹子的嫩芽。
一世:一生。
薇花:一种植物,古代常用来比喻官员。
阅几郎:经历过多少官员。
曩:从前。
裂麻:拂袖,表示生气或放弃。
宁:宁愿。
还笏:归还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象征职权的物品。
周匝:环绕。
行径:道路。
茙葵:向日葵。
向阳:向着太阳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短辕车锡导, 更无灵寿杖扶光"表明诗人抛弃了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选择了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给自足和悠然自得,每天以竹笋为食,岁月流转中观赏着庭院中的野花。

"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与现在的超然。曾经想要冲破世俗的羁绊,但如今到了老年,却更加淡泊名利,不再需要那些束缚。

"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则描写了诗人在浓荫覆盖的小路上漫步,无人过问他的心境,只有他自己沉浸于对茙葵(一种草本植物)的思考,专注于向阳处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从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高峰到最后回归自然、淡泊明志的人生转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界中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松涧徐氏馀庆集

三派分来久,松高不计年。

扁题六大字,姓氏两魁躔。

太末韩曾记,中间稚更贤。

为君期望远,声节要俱传。

(0)

十九日作

霜残已报春消息,未见篱边蓓蕾黄。

爱菊苦迟今十日,漉巾须作后重阳。

酒知圣处何妨醉,药纵仙方不用尝。

拍手自歌儿和我,别无曲调只沧浪。

(0)

送林帅参

羊肠历尽鬓今皤,官职因才自折磨。

议幕重来还去也,攀辕不住奈愁何。

情知直道能容少,空喜阳岩得助多。

券内功名终久在,非非是是一东坡。

(0)

送方岩尹到省

可人家世文章箓,骑气如虹向上都。

姓字儒流称作者,工夫圣处及原夫。

临轩黼扆新龙御,射策彤墀引凤雏。

鹤发溪翁勤洗耳,首听翁季共传胪。

(0)

送徐仓用后村韵·其二

鲲横学海孰知修,万卷胸中古索丘。

滂喜澄清真有志,籍违礼法亦如雠。

发棠事亟聊行锦,活国忠存待借筹。

圣要直臣流俗惮,会须览镜说韩休。

(0)

晚晴

云收风止晚晴初,池减波痕见绿蒲。

鹭入田行如数步,鸦随林去似相呼。

赋形宇宙真如寄,息意林泉不是迂。

疏柳欲黄枫渐赤,来今去古几荣枯。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