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茸冉冉青楼外,浮影悠悠紫陌间。
晴日暖风真得所,游丝野马与俱閒。
舞经林苑莺衔去,飞去帘栊燕掠还。
莫把芦花来比拟,秋深客子更愁颜。
断茸冉冉青楼外,浮影悠悠紫陌间。
晴日暖风真得所,游丝野马与俱閒。
舞经林苑莺衔去,飞去帘栊燕掠还。
莫把芦花来比拟,秋深客子更愁颜。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以杨花(即柳絮)作为主要意象。"断茸冉冉青楼外",形象地写出杨花轻盈飘落,如细茸般在青楼之外漫天飞舞,展现出春日的生机和活力。"浮影悠悠紫陌间"进一步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映衬着紫色小路的场景,显得悠然自得。
"晴日暖风真得所",诗人赞赏在晴朗温暖的日子里,杨花与春风相伴,仿佛找到了适宜的舞台,自在地舞蹈。"游丝野马与俱閒"运用了比喻,将杨花比作游丝和野马,生动地表现出它们在空气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舞经林苑莺衔去,飞去帘栊燕掠还",杨花在林苑中穿梭,引来莺鸟衔取,又在帘栊前飞舞,被燕子掠过,构成一幅动态的画面,富有生活情趣。最后,诗人通过"莫把芦花来比拟",强调杨花虽美,但不如秋天的芦花更能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愁绪,因为"秋深客子更愁颜",暗示了诗人对离别和远方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细腻笔触描绘春天杨花之美的诗,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山之麓。
河之曲。
一湾秀色盘虚谷。
水溶溶。
雨ㄨㄨ。
有人行李,萧萧落叶中。
人家篱落炊烟湿。
天外云峰迷淡碧。
野云昏。
失前村。
溪桥路滑,平沙没旧痕。
丹枫下。
潇湘夜。
横披省见王维画。
书无声。
惨经营。
何如幻我,清寒此道行。
马头风急催行色。
疑是山灵嫌俗客。
钓鱼矶。
绿蓑衣。
有人坐弄,沧浪犹未归。
东楼欢宴。
记遗簪绮席,题诗纨扇。
月枕双欹,云窗同梦,相伴小花深院。
旧欢顿成陈迹,翻作一番新怨。
素秋晚,听阳关三叠,一尊相饯。
留恋。
情缱绻。
红泪洗妆,雨湿梨花面。
雁底关河,马头星月,西去一程程远。
但愿此心如旧,天也不违人愿。
再相见,把生涯分付,药炉经卷。
古今三绝。
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
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
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
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
欢惬。
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
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
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
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