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江八咏·其八竹林梵钟》
《芦江八咏·其八竹林梵钟》全文
宋 / 罗仲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送]韵

晨昏礼法供,击鼓齐七众。

堪笑木兰僧,饭了空声送。

(0)
注释
晨昏:指一天中的早晨和傍晚,通常指僧侣的日常作息时间。
礼法供:指按照宗教或传统规矩进行的祭祀或仪式。
击鼓:古代用于召集人的信号,此处可能指寺庙集会时的仪式。
七众:泛指僧侣群体,可能是七个僧人或者代表七种僧职。
木兰僧:指在木兰寺里的僧人,木兰寺是一个特定的地点。
饭了空声送:僧人吃完饭后,鼓声空洞地回荡,暗示他们可能并未全心投入。
翻译
清晨黄昏都遵守着仪式法规,敲响鼓声召集七众一起
可笑的是木兰寺中的僧人,吃完饭后只留下空洞的鼓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和黄昏时分僧侣们遵循佛法进行日常仪式的情景。"晨昏礼法供",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僧人们在早晚两次重要时刻进行供奉和修行,体现了佛教的规矩和僧侣们的虔诚。"击鼓齐七众"则描绘了僧人们集合在一起,敲响大鼓,召集七众僧人共同参与仪式的庄重场面。

接下来的两句"堪笑木兰僧,饭了空声送"则带有一丝幽默与讽刺。"木兰僧"可能指的是某个僧人在饭后并未真正静心修行,而是草率地完成了仪式,只留下空洞的钟声,让人觉得有些好笑。这句诗暗示了对僧侣们行为规范的轻微批评,提醒他们应当以更专注的态度对待佛法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僧侣生活的仪式感,同时也揭示了对僧侣修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观察。罗仲舒的笔触既严肃又不乏幽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僧侣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罗仲舒
朝代:宋

罗仲舒(一一五六~一二二九),字宗之,学者称罗江先生,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魁上舍,除安庆教授。十四年进士,调常德教授。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监行在场门。五年,知宜兴县。十年,除国子录,累迁著作郎。十六年,提举福建常平。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点江东刑狱。召为国子司业,以直显谟阁学士致仕。绍定二年卒,年七十四。有《罗江集》,已佚。事见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二五何大圭所撰行状。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十八日观潮·其三

千槌击鼓万人呼,一抹涛头百尺馀。

明日潮来人不见,江边只有候潮鱼。

(0)

题东坡画像

东坡先生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

麾呵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

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

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

(0)

过隐者居

瘦筇独与鹤相随,行尽荒郊入翠微。

溪鸟喜晴将子浴,山蜂傍暖采花归。

空村岁月徵书晚,深径蒿莱客屦稀。

久欲依居图别业,自愁无计泣牛衣。

(0)

赠画者徐琛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赏会心那可数。

独爱黄陵古庙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历历着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将写作无声诗,笔底愧非韦与许。

今年南走到闽越,归踏雪峰由后路。

蛇行山腹动十里,屏列奇峰疑八柱。

连云直拟穿天心,飞瀑横看如急雨。

盘涡雷吼又奔注,小立只忧蛟鳄怒。

何异周南太史家,西上九疑东访禹。

君能点染出江山,造物炉锤困掀侮。

李成不作郭熙死,谁谓今人不如古。

五日一水十日石,得意无烦用心苦。

君观宋迪传深趣,元在颓墙破环堵。

正如草圣得神逸,担夫争道公孙舞。

吾言有味君细听,领略当同少林祖。

(0)

寄题徽州李君博文阁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0)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