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皋烟雨逗寒绿,秋水并刀剪一幅。
龙雏逐节脱锦绷,蛇老退皮搠青玉。
碧花浅淡香一丛,绿叶芬芬清满屋。
袭人堂下蘼芜秋,忆我山中筼筜谷。
裁皮可制高祖冠,纫叶宜为灵均服。
玉山只欲洗尘氛,糠窍惟知厌梁肉。
岂知益友能化人,更着此君可医俗。
风霜抱节听孤高,日暮凌寒习幽独。
君家有圃如潇湘,休种繁花种兰竹。
楚皋烟雨逗寒绿,秋水并刀剪一幅。
龙雏逐节脱锦绷,蛇老退皮搠青玉。
碧花浅淡香一丛,绿叶芬芬清满屋。
袭人堂下蘼芜秋,忆我山中筼筜谷。
裁皮可制高祖冠,纫叶宜为灵均服。
玉山只欲洗尘氛,糠窍惟知厌梁肉。
岂知益友能化人,更着此君可医俗。
风霜抱节听孤高,日暮凌寒习幽独。
君家有圃如潇湘,休种繁花种兰竹。
这首诗描绘了兰竹的生长环境与特性,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开篇以楚地的烟雨和秋水起兴,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龙雏”、“蛇老”等生动比喻,描绘了竹子从幼苗到成熟的生长过程,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随后,诗人赞美了兰竹的香气与绿色,不仅净化了空气,也清雅了居所,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袭人堂下蘼芜秋”,描绘了兰竹与蘼芜(一种草本植物)共同生长的场景,象征着不同植物之间的相得益彰。接着,诗人将兰竹与古代的高冠和服饰联系起来,暗示了它们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最后,诗人通过“玉山”、“糠窍”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兰竹的高洁品质,以及它们能够净化人心、改变世俗风气的作用。同时,诗人还设想了一幅理想中的园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呼吁人们种植兰竹而非繁花,以追求更加纯粹与高雅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兰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这些植物的自然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察。
玉妃整佩,绛节参差御。
一笑唤春回,正江南、天寒岁暮。
孤标独立,占断世间香,云屋冷,雪篱深,长记西湖路。
人间尘土,不是留花处。
羌管一声催,碎琼瑶、纷纷似雨。
枝头著子,聊与世调羹,功就后,盍归休,还记来时不。
天地忽昼晦,四山泼墨浓。
而我行其间,宛如所翁龙。
大风吹倒人,欲避无所容。
有翼不得张,狂走急雨中。
数里乃一息,如出鲛人宫。
老树道边拜,疑我行雨工。
过午上五岭,攀缘入青空。
仰视万山巅,有气如炊笼。
下视田间白,云此锄田农。
兹行岂不苦,奇观亦已雄。
惜哉如此山,不与晓景逢。
不晓韩吏部,登华哭途穷。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