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骜所作,名为《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诗中“渭水秦川拂眼明”一句,以清晰的视线比喻诗人的心境清明,渭水和秦川都是古代的地名,常用来指代关中地区,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希仁何事寡诗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李汤给事的期盼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不足和谦逊。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则是对古代虞姬选婿的典故进行引用。传说虞姬选择夫婿,不看容貌,只观书法,以此定夫。这句话表明诗人认为如果能像学好书法那样,在文学上也能有所成就,才能配得上记住自己的姓名,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和自我要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长,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巧妙引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文学追求与友情的深厚。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
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
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
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閒身。
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
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
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
潇洒名州吏事门,公余应已尽跻攀。
钟鱼寺寺藏深树,楼阁家家见好山。
几许烟云藜杖外,无边风月锦囊间。
俸钱节缩余多少,只买奇书数种还。
十年共艰难,老友杨明府。
贤令实所赖,拙守何足数。
尚忆纷纭初,天地沸鼙鼓。
穷山古未见,倏忽集万马。
家财吝不捐,宁保杀与掳。
公一无所爱,什器亦遭斧。
我书寄歙山,万卷弃草莽。
即令两秃翁,衣破缺纫补。
独有浩然气,依旧塞□□。
□□白云村,连榻晓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