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穿林外,行厨就竹间。
酒狂思海泻,歌响遏云还。
逸骥方腾跃,疲驽强附攀。
磨崖记名姓,长伴水潺潺。
飞盖穿林外,行厨就竹间。
酒狂思海泻,歌响遏云还。
逸骥方腾跃,疲驽强附攀。
磨崖记名姓,长伴水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欢愉的氛围。首先,“飞盖穿林外,行厨就竹间”两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宴饮队伍穿越林木,行厨随行,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接着,“酒狂思海泻,歌响遏云还”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饮酒如海之倾泻,歌声高亢足以阻遏云彩,生动地表现了宾客们的畅饮和欢唱。
“逸骥方腾跃,疲驽强附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宾客们分为两种形象:如同骏马般意气风发的逸骥,与勉强跟上的疲驽。这里不仅体现了宴会中不同人的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追求与努力的思考。
最后,“磨崖记名姓,长伴水潺潺”表达了宴会结束后,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还有刻在石壁上的名字,以及那潺潺流水的永恒记忆。这既是对宴会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谊与相聚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宋代文人宴饮聚会的盛况,以及其中蕴含的人际情感与生活哲理。
借屋复借屋,屋借恶客主人哭;
本言借半暂居停,转瞬主人被驱逐。
亦有不逐主人者,日爨主薪食主谷;
主人应役如奴婢,少不如意遭鞭扑。
或嫌湫隘再迁去,便将主屋向人鬻;
间逞豪兴构新居,在在隙地任卜筑。
东邻取土西邻瓦,南邻移石北邻木;
旬日之间庆落成,四邻旧巢皆倾覆。
加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
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
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
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
人言胡虏如长蛇,岂知恶客是短蝮!
我生大乱际,不幸兼两累;
人识我姓名,我复识文字。
虽无金石词,亦或动痂嗜;
而皮裹阳秋,未免触猜忌。
耿耿王烈妇,从容死就义;
立碑表贞姱,叙述颇详备。
巍巍太武山,孕毓多瑰异;
警句颂山灵,标之山头寺。
我名署其后,今皆遭劓刖。
若笑文字劣,何不以名示?
姓名果不祥,何不并人弃?
阴阳避就间,毕竟同儿戏。
木伐迹且削,大圣有斯事;
似我今所遭,未须生忿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