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与明月,此夕两悠悠。
何处高楼笛,其如独客舟。
夜寒人语静,露冷叶飞稠。
万顷烟波上,沧茫尽作秋。
湖山与明月,此夕两悠悠。
何处高楼笛,其如独客舟。
夜寒人语静,露冷叶飞稠。
万顷烟波上,沧茫尽作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湖,赏月观景的宁静夜晚。首句“湖山与明月,此夕两悠悠”以“悠悠”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湖光山色与明月在这一晚上的和谐与悠远。接着,“何处高楼笛,其如独客舟”一句,通过远处的笛声与自己孤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意境。接下来的“夜寒人语静,露冷叶飞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最后,“万顷烟波上,沧茫尽作秋”则将视野拉宽,描绘出广阔无垠的湖面,以及秋天特有的苍茫景象,给人以深远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和对孤独心境的深刻体验。
若耶溪头朝暮雪,鸦鹊堕死长松折。
横飞忽已平屐齿,乱点似欲妆帘缬。
放翁凭阁喜欲颠,摩挲拄杖向渠说。
莫辞从我上嵯峨,此景与子同清绝。
银杯拌蜜非老事,石鼎煎茶且时啜。
题诗但觉退笔锋,把酒未易生耳热。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
渔阳上谷要一行,马蹄蹴踏河冰裂。
百年古谓风前烛,我逾七十饭不足。
亦知生世无工拙,久向人间耐荣辱。
今年上元灯满城,十里东风度丝竹。
蓬窗湿薪不禦寒,独取残书伴儿读。
忽然得意见古人,半碗冻齑甘胜肉。
书生盖棺事未定,论著傥存终见录。
富贵无名岂胜数,意气空能骄世俗。
君不见拄天拄地邢君牙,不如诗人穷瞎张太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