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名园好,青山带绿溪。
槛花经雨湿,亭树拂云低。
扉静随风掩,林深自鸟啼。
寥寥苍野里,何异鹿门栖。
背郭名园好,青山带绿溪。
槛花经雨湿,亭树拂云低。
扉静随风掩,林深自鸟啼。
寥寥苍野里,何异鹿门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所,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首句“背郭名园好”,开门见山地赞美了这座位于城郊的园林,点明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环境的优雅。“青山带绿溪”一句,以青山绿水相映衬,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展现了园中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接着,“槛花经雨湿,亭树拂云低”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园中的景象。花朵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亭旁的树木似乎也因云雾的轻抚而显得更为低垂,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诗意的氛围。
“扉静随风掩,林深自鸟啼”则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宁静与生机。轻轻的风声伴随着门扉的轻轻关闭,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平和之中;而在深邃的树林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寥寥苍野里,何异鹿门栖”两句,诗人以鹿门山作为类比,表达了对这片园亭环境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将其与隐居之地鹿门山相提并论,暗示了这里同样具备了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黄门持此竹,云是温徽笔。
初闻一叶扫风雨,迥出千竿贯霜日。
层沙曲涧开烟湍,高天云影楼榭寒。
黄门峻节与之比,手排阊阖呈琅玕。
琅玕摧折凤不食,咆哮虎豹天门黑。
鸱鸣鴂啼百草死,谁看青青满林色。
君收此幅今西行,雷电随入蒲州城。
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
爱言干将器,利刃能吹毛。
武昌盘错地,断割手不劳。
尽令十万家,同口兴歌谣。
我持行台政,舒惨赖所操。
岂唯逭罪咎,实已弘甄陶。
每思四域内,安得皆君曹。
如古元道州,独重工部褒。
天官论嘉绩,奏授獬豸袍。
乃不奠三楚,复秉滇南旄。
远人何足平,早愿归中朝。
别我郧襄野,徵言意忉忉。
行囊无所赠,独解王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