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
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
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
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
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
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
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在南方的岘山游历,感受着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的苍茫。诗中通过对山势、树木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一句直接设定了场景,一个来自遥远南方的旅人来到了一座被尘世蒙蔽的山头。紧接着,“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则描绘了旅行者在山间仅需几步就能脱离喧嚣,进入一片开阔而又带有野性之地。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表达了一种情感的转换,旅人攀登至高处,突然之间心中充满了忧伤,这种感觉似乎与古人相通,跨越了千年的时空。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忧虑进行反问,感到世人难以理解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感慨于自己生在一个充满痛苦与艰辛的时代。
接着,“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通过对树木的描写,传递出一种静谧与悠长的感觉。山上的桧树围绕而立,每年都能见证榆柳的变迁,这种景象也映照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一句中,“大才”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或诗人自己,而“固已殊”则表明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然而,即便是才华横溢之人,也无法拥有永恒的生命,这种对比突显出诗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体悟。
最后,“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表达了一种对来访者的同情,旅人在山前的身影是那么的渺小,而他们的命运就像夜空中匆匆流逝的星辰一般难以把握。
“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则是在劝告后来的行者,要自己去领悟和分辨世事的智与愚,不必等待别人的指引或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和个人才华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苏轼的哲理情怀。
上陵以游遨。下津驻旌旄。
问君从何来,来从朔方渡淮濠。
軨猎为君车,驾以赭白马。鼓声琅琅漏初下。
手格飞禽血四洒。户寐而讹绝行者。
宫监盱骇走且僵。玉盘荐食君莫尝。
当天鸣镝射兔獐。须臾白日出东方。
归来南城隅,幽怀似堪写。
言有二子俱,岂谓俦侣寡。
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瓦。
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
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野。
人耘舍北田,鸟泛青蒲下。
乔木荫古台,长日自休暇。
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