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南城隅,幽怀似堪写。
言有二子俱,岂谓俦侣寡。
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瓦。
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
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野。
人耘舍北田,鸟泛青蒲下。
乔木荫古台,长日自休暇。
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
归来南城隅,幽怀似堪写。
言有二子俱,岂谓俦侣寡。
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瓦。
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
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野。
人耘舍北田,鸟泛青蒲下。
乔木荫古台,长日自休暇。
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南庄示子侄》描绘了诗人归家后在南城的一系列生活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归来南城隅”点明了地点,接下来的“幽怀似堪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恬静与思绪的丰富。他感叹有两个子侄相伴,虽不多但足以慰藉,“岂谓俦侣寡”。
庭院中,旧花盛开,新芽纷飞,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春意,然而诗人却注意到时间流逝之快,“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夏”。出门散步,视野开阔,看到农人在田间劳作,鸟儿在水边嬉戏,自然景色宁静而和谐。
诗人寓居的环境古老而宁静,大树荫蔽下的古台,为他提供了长久的休息时光。最后两句“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并非出于对尘世的不屑,而是真心喜爱这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雨咽蝉筝,寒迟雁缀,转添秋寂。
羁愁易积,未比年时禁得。
怕无多、残水剩山,西风万一霜讯急。
唤新亭旧感,沧江零梦,并成凄测。
三年倦旅,惯节序惊心,浪吟销日。
游情顿减,负了岷峨灵迹。
料芳期、望春尚赊,无心记省东去驿。
闭閒庭,暗怯荒城、画角凉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