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拖金缕,著烟笼雾,濛濛落絮。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柳拖金缕,著烟笼雾,濛濛落絮。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乱时期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柳拖金缕,著烟笼雾,濛濛落絮"写出了春日迷离的景色,但柳絮随风飘散,给人以轻盈无根之感,隐喻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紧接着"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则是对古代传说中神鸟凤凰与美丽女子共同乘舟,伴随雷鸣声中精彩舞蹈的描绘,这里既有夸张的艺术表现,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逃避现实的心理。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一句直接点出了乱世中的战争与动荡,龙虎斗争象征着权力之争,而人群失去了领导者,社会秩序崩溃。诗人借用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来隐喻当时的战乱景象,同时"桃叶江南渡"则是对逃难途中人民凄凉处境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的记忆和情感的珍视。"襞花笺"中的"襞"字有整理、装饰之意,可能是指文人的笔墨或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而"艳思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丽事物和情感的留恋。"成篇"意味着作品的完成,但也可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种种情愫已经凝结成文字。"宫娥相与传"则是对古代宫廷女性间交流文墨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美好事物保存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神话以及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但又不失美好追求的时代面貌。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
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
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
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
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
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